上下游新聞刊登研討會報導,涉及學術專業議題應更加謹慎

  • Post by Chen (Benjamin) Hsieh | 謝晨
  • Oct 25, 2020
post-thumb

要真的搞懂基因體編輯的最新發展細節與全面的應用非常困難,但是要讓只了解簡單概念的大眾擷取片面說詞來批評卻很容易,這種主題就會很容易淪為某些利益團體的操弄工具。新聞媒體在這方面的報導一定要詳盡與謹慎,對一般民眾來說無關痛癢的學術專有名詞,卻是對於研究事實本質的描述,實際上關乎立法與管制,如果科學用詞都不精確,還要進行科普解釋便會誤導非專業讀者。


讀到我在上下游當記者的好朋友撰寫的國際研討會報導,其中討論基因體編輯技術環節有許多對「基因」一詞的誤用,又看到上下游粉絲專頁分享頁面底下又有只知皮毛的民眾在大放厥詞,因此忍不住寫了一些留言糾正文中的錯誤用詞。

雖然我現在不做這方面的研究,但從碩士到現在在美國讀博班認識一些在基因體編輯領域努力耕耘的學者,也剛好讀了不少相關文章,現在學術前沿的基因編輯策略充滿想像力與可能,我個人認為文中報導前輩論點的角度繼續用傳統孟山都威脅的套路框架來評估這個新技術其實不適切,但畢竟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選擇想要信仰或支持的立場,我予以尊重。以下純粹針對科學事實與用語提幾點看法:

第一段開頭,所謂基因編輯的原文,根據諾貝爾獎的網頁應該是 genome-editing,臺灣翻譯為基因體編輯,中國用語則是基因組編輯,基因 (gene) 與基因體 (genome) 的意思不同,會影響到下文的討論。該技術的操作型定義是利用 guide RNA (gRNA) 引導 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CAS) 精準地到目標位點作用,CAS 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最常聽到的是會將目標位點雙股 DNA 切斷的 CAS9,如果研究者選用或改造其他功能的 CAS,那該蛋白質在目標位點並不會改變遺傳組成,可能只是啟動或關閉某個作物本身的基因、調整該片段的染色體結構。

第三段,脫靶效應 off-target 的對象不一定是基因片段,有可能純粹是沒有蛋白質編碼的其他 DNA 位點。有基因體定序的物種都可以輕易地使用生物資訊工具預測可能的 off-target 位點並用簡單的 PCR 檢測是否有被編輯,沒有基因體定序的非主流研究物種應該很少有研究團隊會想不開把珍貴的研究人力投入。

針對報導洪傳揚教授說明的相關段落,有些用詞或講法可能會造成誤會:

「轉基因」是中國用語,臺灣傳統學者會說「基因轉殖」,但因為這個詞是從本來就很多外來語與術語的學術界滲透過來,所以大家比較無感。

「原理為打斷基因後、插入符合需求的外源基因」是錯的,基因的定義是蛋白質編碼序列 (protein-coding sequence),傳統基因轉殖方法並沒有辦法精準地瞄準到基因所在位置,插入的位置可能是根本沒有蛋白質編碼的染色體區段,也就是異染色質絲 (heterochromatin)。基因改造是利用農桿菌或基因槍等基因轉殖技術插入外源「DNA 片段」,此片段是許多不同的零件組成,包括所謂符合需求的基因、啟動子、篩選基因、連結片段等等。

「註 1」 關於草莓與魚鱗的舉例聽起來是相當狂野的做法,不知道有沒有實際的文獻可以佐證?

「基因編輯則是將作物基因部分片段打斷」是錯的,首先如上所述基因編輯的原文應該是 genome-editing (基因體編輯),目標片段不一定是基因,新研究技術發展也不一定要將雙股 DNA 打斷。

「修補時便會產生突變」:修補時『有機率』產生突變,機率高低因作物而異,我還沒找相關論文來提供準確數據,不過可以提供一個小故事,就是我以前碩士同學為了計算蝴蝶蘭的基因編輯效率研究了快三年,後來還是沒做出來心很累,今年第四年趕快換實驗室。也就是說把這種其實機率低、難以達成的成就,報導成好像一不小心就可以做到所以很危險,讓我覺得有點像根本沒健身的人在說『我怕練太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REt-KZKCM)。

「仍是相同種類生物的基因,也可繼續繁衍後代」文中將此處並提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有因果關係,傳統基改插入不同物種的基因產生的作物也可以繁衍後代。

「Michael Antoniou認為,生物基因內的化學作用相當複雜,以「無角牛」為例,基因受到干擾也可能會產生毒素、過敏原,目前無法證明基因編輯是安全的。」:這段的奇怪『基因』用法已經多到讓我大腦混亂無法給出有建設性的回饋了QQ基因內的化學作用是什麼?基因受到干擾是指基因表現量增加或減少還是被麥當勞歡樂送?

林彥蓉教授部分,分子輔助選種使用電泳檢測的對象不是基因,而是可能不同長度或不同 DNA 序列的分子標誌。

希望作者可以再不委屈本身立場的情況下調整這些科學用詞,否則可能會誤導非研究領域讀者。

後記:後來我跟這位記者好朋友私訊討論,表示文章雖然有給沒有具名的老師過目,但也經過編輯修改,因此許多細節可能並非其原意。而報導中許多使用「基因」一詞的環節其實也是實際還原研討會現場的原文,想必是這種跨領域溝通時簡化文字的結果。正確科普推廣過程一定充滿摩擦與取捨,良性溝通是唯一雙贏作法!